实现梦想/湾区大舞台 让港人创意“落地”
图:香港工程师学会将举办创科博览,希望提升香港创科氛围。图为源栢樑(左)及蔡少聪(右)介绍展览活动。
香港不乏创科人才,但如何将构想“落地”是难题。香港工程师学会将於本月12日起举办创科博览,展出大湾区(包括本港)工程业界的多项创科产品及创新项目,并将与大湾区12所创科孵化中心签订合作意向书,鼓励本港创科人士了解区内创科机遇,与内地夥伴建立长期合作关係,帮助实现不同创新构想。\大公报记者 陈咏韶
“香港不少工程师,甚至中小学生都有很多很好的创科概念,但这些构想却未必能很好地‘落地’”,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源栢樑指出,政府近年致力推出创科发展,但不少创科意念转化过程中仍面对不少困难,他自己亦深有体会。
淨化机概念可望实现
源栢樑以自身经历为例,他在2015年发现香港很多道路空气污染严重,萌生了设计都市空气淨化机的构想,并很快有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在污染严重的路边摆放淨化机,配以能侦察污染情况的传感器,从而令淨化机上可转动的喷嘴,根据指示将淨化的空气喷向污染最严重区域,并吸回附近污染物,淨化率可望至少五成。
不过,将构思“落地”的过程并不顺利。源栢樑在申请专利、寻求资助、寻找製作厂商过程中处处碰壁,直到2018年在内地找到合作实验室,收集到足够资料及数据申请资助,之后还找到厂家做出淨化机模型,他筹劃多年的构想终於可望在未来一两年内实现。
与12创科孵化中心签合作意向
源栢樑说,香港不乏创科人才,但不少人都遇到找不到创科资助、找不到厂家製作原型等问题,而内地的相关产业配套有优势,以深圳为例,当地聚集了不同的供应,令创科概念很快可生产出来,故吸引了很多创科人才,愈做愈好。他认为,若能深化本地创科人士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有助推动创科产业,鼓励工程创新。
为启发业界及公众创新思维,香港工程师学会将在6月12至13日於“建造业零碳天地”举办创科博览,展出来自大湾区约20个公司,及本地大中小学生比赛中的创科产品,并邀请专家分享创科经验。其间,学会将与大湾区12所创科孵化中心签订合作意向书,希望加强合作知识及经验分享,让本地创科人才了解区内创科机遇,建立长期合作关係。
创科博览筹委会主席蔡少聪表示,学会希望透过博览提供跨地域网上平台,让大湾区创科生态系统人士交流,创立一个创科人才库。除实体展览外,网上虚拟平台持续到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