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旅游高铁 串连一树一山一寨


中国新报贵州讯(记者  刘鹏飞)贵州地区以其独特的山地风貌和多民族文化,造就了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各地市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随着近年来贵广、沪昆、渝黔、成贵(四川境内)等高铁线路的陆续开通,如何利用高铁这一纽带将分布在贵州地区高铁沿线的宝贵旅游资源串联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推动贵州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成为了贵州省和铁路部门的共识。在贵州省政府、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文旅厅、铜仁市、安顺市、黔东南州政府以及铁路部门积极推动高铁旅游项目落实落地,由成铁商旅集团、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西江旅游集团、铜仁交旅投集团共同携手,联合推出了贵州首条景区高铁直达列车,由西至东,将“旅游贵族”贵州黄果树瀑布、“世界之最”西江千户苗寨、“网红打卡圣地”铜仁梵净山等众多旅游资源链接汇聚起来,用高铁大交通配套公路小交通,形成城市到车站、车站到景区、景区到宾馆、宾馆到城市间的无缝衔接,带给游客更加快捷舒适的旅游体验,加快了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的速度。
        5月11日,贵州景区高铁直达列车开行了首发体验团,邀请了全国旅游业、媒体、游客等代表,为高铁直达列车正式开行建言献策,提供有益帮助。
        7月12日起将正式启动安顺-贵阳-凯里-铜仁景区高铁直达列车,此后每天一对,循环开行,预计将连续180天。通过旅游平台系统的一条二维码,实现真正自由行,让走进黔山秀水的游客不再为选择旅游线路左右为难,不再为如何分散购票愁眉不展,真正享受到“快旅慢游”的高品质旅游体验。
据悉,该趟高铁列车还针对不同游客特点,将产品按自由行和跟团游两种模式进行规划,设计了“高铁+直通车”、“高铁+直通车+门票”、“高铁+直通车+酒店”等多种组合旅游产品,游客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据组织方介绍,作为国内首条景区高铁直达列车的正式开行,标志着高铁资源和旅游景区的深度融合已进入实施阶段。今后还将在开行线路增加、服务品质保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突破,助推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实现旅游品质的全面提升。
        

(一)


        黄果树风景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5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贵州必游的景点之一。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在三百多年前,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描述其“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 发出震天巨响。
       安顺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区,市区里有不少值得一去的景点。红色革命家王若飞的故居、拥有精美透雕的安顺文庙以及电影取景地儒林路,晚上还可以去热闹的顾府街逛吃。
龙宫,以暗河溶洞为主,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堪称黔中一绝。半天的游览时间足够了。


(二)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是苗族第五次大迁移的主要集散地,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有1200多户,5600多人,白水河穿寨而过,苗族“原始生态”文化保存完整,是全国最大的苗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千户苗寨”之称。
        西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整个苗寨依山傍水而建,有全世界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最具研究观赏价值的吊脚木楼建筑群。
        这里适合慢生活,在清晨里观吊脚楼晨雾缭绕之景,在也东寨里制作一份专属的蜡染作品,化身苗家儿女打一回糍粑,感受苗族的民俗文化。


(三)

        梵净山,是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这里山势陡升,风向变化大,形成了风云奇幻的梵净山云海,是景区一大奇观。尤其是梵净山的“瀑布云”,云流从天际跌下深谷,十分震撼。
        贵州梵净山景观十绝:怪石、奇树、天风、云海、妙泉、异兽、珍禽、佛光、雪景、高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2019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中国贵州梵净山位列总榜单第三,“自然”类别第一。
        梵净山有两座高峰,一座凤凰山最高海拔2572 米,另一座红云金顶海拔2494米,现在已经开发的景区是红云金顶:矗立在狭窄的山脊上,高差达数百米,风化侵蚀之下,坚硬的岩体崩裂形成一道峡缝,金顶被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边各建了一座庙,一边供奉释迦牟尼,一边供奉弥勒佛。
        晨昏之时,四周红云映照,又被称作“红云金顶”。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会被它醒目的外形所吸引。
        贵州梵净山有一大奇观:从最高海拔凤凰山往东,山脉走势很像一尊大肚弥勒睡佛,人称“万米睡佛”。右侧凤凰山为人脸,中间是肚子,左侧是新、老两个金顶也被看作是两尊坐佛。
        整个景观绵延长达万米,是世界之最。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作“大佛山”朝拜,山即是佛、佛即是山。
        梵净山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黔金丝猴,体长60至70厘米,尾巴又细又长,状如牛尾。与川金丝猴、滇金丝猴一样,属于仰鼻猴属,原本都居住在热带雨林,后来随着迁徙逐渐分化。
        现在,贵州梵净山景区是黔金丝猴的唯一栖息地,仅存约800只左右。它们生存于海拔1300米至2000米之间,以植物嫩芽、嫩叶、花、果实为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美国生态学博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专家吉姆·桑赛尔,在对贵州梵净山进行实地考察时发出感慨:“梵净山就像一个生态孤岛,上面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
        珍稀的珙桐、鹅掌楸、梵净山冷杉、水青冈林、树龄超过600年的古茶树、全球最高大的紫薇树、藏酋猴、黑叶猴、大鲵、竹叶青蛇、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白领凤鹛、冠鱼狗……它们共同组成了梵净山的生物多样性。今天的贵州,日新月异,保护好这片生命的孤岛,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