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用人文视角讲述科技题材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张欣然)中国首部8K全画幅变形宽银幕纪录片《你好 AI》日前已在网络平台与观众见面。这部科技题材的纪录片由曾执导过《汽车百年》的陈怡担任总导演,以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为视角,讲述人工智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帮助与变化。9月5日,《你好AI》监制、总导演陈怡,联合总导演刘艺乐,摄影指导朱兴辉以及配音季冠霖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你好 AI》共5集,包括火星计划、激活历史、自然物语、进化方舟、未来视界等,每集18分钟。与以往众多科技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同,《你好 AI》选择了用人文视角来讲述。
前不久上线的纪录片《明天之前》也讨论过人工智能这一题材,并启用了女主持人曾宝仪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你好 AI》也选用了女性配音——季冠霖,这名以在《甄嬛传》中为孙俪配音而备受好评的配音演员在该纪录片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观众不难发现,在《你好 AI》中并没有过往纪录片解说那种一板一眼的感觉,而是有不少像《话说长江》里那样口语化的表达,并且不会感到出戏。
在被问到做纪录片配音与为人物配音有何不同时,季冠霖回答说:“人物的创作就是要进入另外的角色之中,用那个角色的感受和他的经历以及情绪去表达。面对一个纪录片的时候,是我自己真实的感受,包括对这个画面以及文字的感受。在看《你好 AI》的画面时,我真的感受到了这样一部科技纪录片的温度,这是我头一次有这样的感受。”
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这部科技纪录片的温度,《你好 AI》选择了更多的人文视角。在讲述AI技术应用于长城修复时,画面先是给到了长城脚下的一间屋子里,观众看到了一台收音机,这时画外音开始播放恶劣天气的预报。在后面的叙述中,观众慢慢了解到这间屋子的主人正是按照传统方法修复长城的工匠,这名工匠的形象在寥寥几个画面之后丰满起来。在了解到传统修复的困难与危险之后,观众也开始为工匠们着急。这时,运用AI技术的修复工作出现在画面中,为观众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
为了多维度、全方位地记录下火星机器人测试、脑机接口实验、长城修复工程、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等画面,摄制组最高拍摄地点达海拔4110米,遇上的最低温度为零下40摄氏度,经历了沙尘暴、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极端天气,力求全景展现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社会的变化。
在谈到采用8K规格制作该纪录片的难度时,导演陈怡表示:“8K摄影机本来就很沉重,要配套的电影镜头也都很重。我们去拍摄的很多环境都是户外,比如说要在沙漠、戈壁,还有到零下40度的冰面拍摄,我们要站到最高的制高点抓拍最好的镜头,所以8K的设定为前期拍摄带来了较大困难。到后期我们在剪辑、调色的过程中,由于原始素材比较大,需要使用代理文件剪辑,这也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
摄影指导朱兴辉认为,纪录片是值得用最好的画面质量来保存的,因为它往往具有很高的价值。
尽管8K纪录片对于输出设备要求很高,科技题材的受众面也并不宽广,但《你好 AI》的制作团队仍然以很高的规格要求作品,并在叙述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AI技术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