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台江:高山紫薯喜丰收 “小特产”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眼下,正值贵州省台江县方召镇高山紫薯集中采收期。在方召镇交汪村紫薯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连片的藤蔓下藏着颗颗饱满紫薯,十多名农户分散田间,或握锄刨土,或拎袋收纳,穿梭田间忙而不乱;割藤、采挖、装袋环环相扣,一幅生机的丰收画卷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你看我挖出的紫薯大不大!”交汪村村民邰仰瓮刚从土里托起一颗沉甸甸的紫薯,外皮紫亮、个头匀称,她举着薯块向身旁的同伴展示,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往年凭经验种,哪有这么好的品相,现在靠科学技术,不仅产量高,薯块也比以前大了一圈!”


       方召镇地处高海拔区域,独特的高山气候、充足的光照与适配的土壤,为高山紫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过去,农户凭经验种植,常面临产量不稳定、病虫害频发的问题。如今,科学种植技术的落地,紫薯产业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我们主推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每个管护环节都会到田间实地指导。”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吴静介绍,我们还专门提倡用黑色透光地膜,既能减少水分耗散,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同时教农户用科学配比的肥料,既能减少病虫害,还能牢牢守住紫薯的品质安全。


       技术护航解决了“种得好”的问题,稳定销路则打消了农户“卖不出”的顾虑。方召镇得益于贵州方兴科技公司的帮扶,不仅发展订单种植、实行保底收购,还通过村集体统一收购、视频号与微信群宣传推广,实现“线上下单,货品直达消费者手里”。


       “以前怕种不好、卖不出去,现在心里踏实多了!”正在搬运紫薯的种植大户邰阿当笑着说,有了专家教技术,还有明确的收购标准,优质紫薯有兜底销路,我们种紫薯的信心和底气足得很!


       科学种植与稳定销路双管齐下,方召镇紫薯产业规模与效益显著提升,从最初的40亩扩展到今年的565亩,平均亩产突破1750公斤,总收益预计达150万余元,带动576户农户参与其中。


       如今,田地里紫色薯块堆成小山,农户的笑声飘满村庄,这场丰收不仅实现了“产业兴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多赢,更点燃了老百姓的种植热情,让“小紫薯”真正结出“致富果”,成为撬动方召镇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