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人情债”成为基层治 理的“绊脚石”
有的村子大兴酒席之风,高考失利有“安慰酒”,孩子没出生就有“保胎酒”,甚至母猪下崽也要整个酒;有的地方盛行“天价彩礼”,追求“万紫千红”(人民币紫颜色的1万张、红颜色的1000张,共15万元),“新三‘金’”(不是以前所指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而是三斤百元大钞,大约10万元),“一动一不动”(一动是车子,不动是房子)……有农民感叹,“一年忙到底,10亩地的收成全送人情了”。(1月1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农村大兴酒席之风,各种名目的酒席层出不穷,从“安慰酒”到“保胎酒”,甚至母猪下崽也要摆酒。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愈演愈烈的人情债问题。农民感叹“一年忙到底,10亩地的收成全送人情了”,揭示了基层治理中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寻求解决之道,莫让“人情债”成为基层治理的“绊脚石”。
“人情债”盛行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乡间交往,讲究的是情感的交流和人情的维系,而今在一些地方,这种交往方式已经变味,成为村民们的一种负担。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面子”的追求愈发强烈,使得酒席和彩礼的价格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导致“人情债”现象愈演愈烈。
“人情债”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它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许多家庭为了偿还“人情债”,不得不举债度日,影响正常生活。其次,“人情债”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过度的酒席和彩礼消费不仅是一种物质浪费,还占用了原本可以用于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再者,“人情债”也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推进,当大部分农民都为“人情债”所困时,治理“人情债”需多措并举。加强教育引导,明确真正的“人情”是情感交流而非物质交换。制定规定,限制酒席和彩礼规模与价格,遏制过度消费。鼓励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增强主体意识,推广健康节俭的人情往来方式。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共同推动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
治理“人情债”,需精准施策。基层党组织需引领风尚,厘清“人情”本义,杜绝物欲横流;制定刚性规范,限制酒席与彩礼,遏制奢侈之风;激发村民自治,推广健康交往模式。改革非一日之功,需汇聚众智,转变观念。解决“人情债”问题,是基层治理的内在要求。重塑人情观、强化组织作用、提升民生福祉等多维度措施并举,“人情债”终将不再是难题。届时,农村社会将更为和谐繁荣。
人情之债,已成为农村和谐稳定的瓶颈。唯有全社会的共同担当与不懈探索,方能解锁新篇章,让农村重焕生机。
(中国新报评论员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