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72小时》 不多拍不摆拍不乱剪
摄制组在重庆交通茶馆拍摄。
《纪实72小时》在迷你KTV拍摄下的情况。
日前,由陈晓卿监制、第二季中国版《纪实72小时》在腾讯视频播出,新京报独家专访制片人李洁。李洁表示,《纪实72小时》是一个会越看越上瘾的节目。“我们非常明白自己是在记录当时当刻,72小时在这个地点的真实场景,那个时间里出现的人物的内心,不管它是不是够所谓的特殊,也许十年之后回头再看,你都会觉得很温暖,很真实,很特殊。”
日版节目组有三个要求
2018年6月,稻来传媒与日本NHK首次合作推出《纪实72小时》中国版第一季,在腾讯视频获得2.5亿次播放。
日本NHK《纪实72小时》创办于2006年,是一个观察式的纪录片周播栏目,已连续十年被评为NHK观众满意度第一的纪录片。用陈晓卿的话说,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模式“极大贴近生活本真状态,同时又能透过这些表象传递出某种沉静的温暖。”
在进行中国版《纪实72小时》创作拍摄时,日版节目组特意进行了模式解读,他们的要求是,可以在中国进行创新,但是有三个必须要遵守的条件,一是只能拍摄72个小时,不允许多拍;二是保证真实,绝对不允许摆拍,三是不能打破原有的时间顺序,三天遇到的人必须按照真实的时间顺序剪辑出现。
日版《纪实72小时》连续做了十二年,李洁说,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单看一集会觉得,这什么鬼?好无聊什么的想法,但是看多了会对节目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看了十几集甚至上百集之后,对日本的社会,日本的民众,日本的性格气质有了一个统一的了解,这个节目是一个越看越上瘾的节目。“所以第二季的时候,我们相对更加冷静,也更平静。”
拍摄地点大小、多样性有讲究
2019年,《纪实72小时》中国版节目组再次选取了13个独具特色的场景,随机记录下出现的陌生人及他们的故事。被抹布抹得光亮的四方桌和长条凳,保留几十年前老重庆气息的茶馆,闹市中的付费自习室、商场里的迷你KTV、在硕大城市中往来的夜班公交车……每个日常生活中的角落,都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摄制组力图用一个又一个的72小时,来展现当下中国人的故事和内心。
尽管保留了“72小时纪实”的相同模式,但中国和日本的国情、国民、历史等等因素都完全不一样,中日两国对于选题地点的差异,也部分体现了两国不同社会生活的景象。即使在类似的地点拍摄,呈现出的样貌也并不相同。例如第二集《北京·碎片时光里的迷你乐园》,是中国近一两年才出现的迷你KTV,这是日本没有的。但日本也有一集类似的空间,日本的KTV中常设的单独小隔间。即使是同样的迷你空间,但日本人和中国人独自唱歌的原因、各自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日本人的答案几乎都指向“孤独经济”,而中国则更加五花八门。
此外,在剪辑上中日两版也有所区别,日版的节奏比较慢。由于中国观众的观看习惯是不一样的,如果节奏太慢,观众可能看一会儿就困了,所以中国版的剪辑节奏比日版要快一些。中国版节目投放的主要是互联网视频平台,观众群偏年轻化,所以中国版设置了一些比较轻松有趣的场景。
72小时的地点选择,节目团队会有几个考虑,一是人流量适中,人流量太大会比较乱,比较嘈杂,太小在规定的时间内可能没有足够的人,这是选取场景的基础;二是人物的多样性,在这个地方来往的人群类型不会太单一,因为太单一就不会好看;三是空间是否有记录的意义。
哪种类型的人多不可控
在固定场所拍摄72小时,由此带来《纪实72小时》一大特点是,片子的主人公是流动的、变化的。李洁表示,这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会让人有点恐惧,如果真没有人来会怎么样?但让李洁感到“很不可思议”的是,每次拍摄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但每次都会有非常好的拍摄对象愿意配合。
在连续拍摄72小时中会出现很多位主人公,有时候采访近百人,但节目时长只有25分钟。但是拍摄的三天是有规律的,第一天目的是向大家介绍这个空间,这个空间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跟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人们为什么来这里?是一种拟人的方法,在刚进入一个空间的时候,首先要去熟悉它,比如要知道这个茶馆长什么样子,多少钱一杯茶,有什么类型的茶,人们怎么下单,怎么喝茶,有什么样的杯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采访会逐渐深入,也是一个人在一个场所逐渐熟悉和深刻的过程,在第一天了解了茶馆之后,第二天第三天摄制组再循序渐进地倾听大家的故事,整个拍摄是以这个逻辑在推进的。所以在选取人物故事的时候,摄制组也会挑选能够符合这个规律的。第一天帮大家解答空间的秘密,第二天第三天逐渐地把更加深入的故事展现出来,这样的话就会比较有逻辑地理顺片子。
李洁说,在这三天哪些人比较多,是摄制组不可控的,也许调研的时候学生多,结果拍摄的时候中年人多,这些都说不定,所以在拍摄之前是不会刻意避免群体化或者刻意追求群体化的,“节目的模式决定了我们不会刻意追求或者破除某类人群的,我们反而是追求人物的多样性,追求故事的多样性的。”
■ 制片人答疑
新京报:拍摄《纪实72小时》和其他社会类纪录片相比,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洁:最大的困难是,由于模式给了我们创作者一个很大的禁锢和限制,一你不能拍超过72小时的素材,二不摆拍,一切都是最真实的状态,三你人物出现的顺序不能更改。这样的话,假如你第一天遇到一个特别特别难得的好故事,也只能把它放弃,因为根据原版的模式,第一天我们还不能进入到人物的内心去,第一天更多地还是进行空间还原,如果第二天第三天你遇不到那么好的人物怎么办?就算碰到了好人物,你采访不出来,人家不肯跟你说,又怎么办?如果拍到一半发现人物很不好,那就只能放弃,准备好重新开拍的时候从开始的时间再往后算72个小时,所以真的是很难很难的节目,它不会像其他社会类纪录片那样给你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去了解主人公,你只能在最短的时间,从相遇到离开一共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去跟他对话,这是需要非常多的经验积累和采访技巧才能完成的。也是我们从去年到今年第二季结束一直在努力提升的部分。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